肿瘤微生物+多组学轻松登上33分的JAMA Oncology
论文标题:Association of Intratumoral Microbiota With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Nasophary ngeal Carcinoma From 2 Hospitals in China
刊登日期:2022年07月
发表杂志:JAMA Oncology
影响因子:33.006
技术手段:16S rDNA测序、宏基因组测序、转录组测序
(一)研究背景
微生物群与肿瘤的相互作用使微生物群成为各种类型癌症中有重要作用的预后生物标志物。肿瘤内相对较低的微生物量使得细菌负荷成为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尽管鼻咽是上呼吸道微生物群的重要生态位,但鼻咽癌(NPC)中是否存在鼻咽癌微生物群及其临床意义仍不确定。本研究通过大规模队列(临床鼻咽癌患者)评估瘤内细菌对鼻咽癌患者个体预后的临床意义。【万字综述】Protein & Cell:微生物,肿瘤微环境中的不速之客
(二)研究方法
作者从非转移NPC患者中收集了802份活检组织,研究群体样本来源及入组分组见图1;所有的患者进行放射性治疗,其中694例(86.5%)接受化疗,在治疗期间没有患者出现肿瘤恶化的情况。48例NPC配对患者样本用于肿瘤微生物群组成(16S rDNA测序和FISH实验)及肿瘤内细菌来源追踪。另外,作者同时收集其中20名NPC患者的活检组织、鼻咽拭子、唾液和粪便样本(宏基因组测序SNV分析),这些患者在采样前2周内未接受抗菌治疗。
作者首先对48对NPC配对患者的组织样本进行16S rDNA测序(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TNM分期及治疗方案等临床信息相对均衡)。依据16S rDNA测序结果,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实验和免疫组化实验观察阴性和阳性对照NPC瘤内菌是否存在。基于以上研究,作者利用基于16S通用引物的qPCR方法研究了大队列样本中差异菌是否能成为NPC预后因子的潜能,通过对三个队列中的瘤内细菌进行定量区分细菌载量和细菌负荷的重要特征。
接着作者参考 Tamburini FB追踪血液细菌来源的方法(doi:10.1038/s41591-018-0202-8),通过培养组学鉴定NPC肿瘤组织中的菌株。对分离的菌株和来自同一患者的鼻咽拭子、唾液和粪便样本均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并依据高低载量分组的12对临床信息匹配的患者组织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宏基因组测序与转录组测序联合分析探究了鼻咽癌微生物群影响肿瘤发展的潜在机制及NPC的预后指标。做肿瘤微生物检测,这些实验设计你都知道吗?
图2 研究设计与流程图
(三)研究发现
图3 患者基本信息
图5 鼻咽癌(NPC)组织中与肿瘤复发相关的微生物群
图7 鼻咽癌组织中菌落的分离鉴定
图9 高鼻咽癌(NPC)患者瘤内细菌负荷与预后不良相关
①训练队列:241名患者中193名分配给低负荷组,48名分配给高负荷组。
②内部验证队列:183名患者和50名患者分别被分为低负荷组和高负荷组;
③外部验证队列:164名患者和68名患者分别被分为低负荷组和高负荷组。
生存分析表明,在训练队列、内部验证队列和外部验证队列中,细菌负荷高的患者无病生存率较差(图9),在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方面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单变量回归分析及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在所有3个队列中瘤内细菌负荷与无病生存率显著相关(图10)。
图11 肿瘤内细菌负荷与t-淋巴细胞浸润呈负相关
作者通过对具有高或低细菌负荷的12对NPC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在高细菌载量的肿瘤中细胞周期途径(如MYC和PLK1)和转移途径相关基因显著富集;而低细菌载量的肿瘤组织中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主动免疫反应,包括T细胞受体、B细胞受体和干扰素信号等(图11A-B)。通过肿瘤免疫浸润分析显示,低细菌载量的肿瘤比高细菌载量的肿瘤浸润更多的CD8+T、自然杀伤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作者通过数字病理学分析证实,低细菌载量的肿瘤与CD8+T细胞的增加显著相关(图11C)。作者进一步注释了差异免疫基因集,并分析它们与鼻咽癌肿瘤内细菌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多数免疫相关基因(如CXCL13)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内细菌(如Porphyromonas)的丰度呈负相关。
(四)研究结论
瘤内细菌负荷是 NPC 患者的有力预后工具,对处于不同恶性进展风险水平的患者的治疗决策具有潜在指导意义。
小结
该研究通过纳入802位NPC患者的样本,从微生物多组学角度分析肿瘤内细菌负荷与无病生存率、淋巴细胞浸润及相关功能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揭示NPC肿瘤组织微生物菌可能通过调节肿瘤和免疫微环境来推动NPC疾病进展。其中作者通过培养组学从15个组织中的细菌共鉴定出29个菌株进行溯源,对分离的菌株和来自同一患者的鼻咽拭子、唾液和粪便样本均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瘤内细菌主要来源于鼻咽微生物群。该研究整体文章思路具有最近几年对肿瘤组织微生物研究思路的整合且有创新,值得学习和借鉴。想了解近年肿瘤组织微生物的研究进展请查阅2008-2020肿瘤组织微生物组研究纵览。
相关阅读
组织微生物研究面临的挑战之人类基因非特异性扩增 | 肿瘤微生物
万万没想到!FFPE样本居然还能做肿瘤微生物组!|微生物专题
16分肿瘤微生物组研究怎么做?6月8日特邀一作来为你解析 |直播预告
所见即所得,绘图高规格联川云平台,让科研更自由